本報訊6月4日,句容市天王鎮浮山村胡天娣拿著剛採下來的油桃對記者說,有這樣又大又好看的桃子,要感謝鎮里黃永根老師。
  胡天娣是村裡的養殖大戶,天王鎮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始後,安排鎮黨委辦公室主任楊濤聯繫她。去年胡天娣種上了100畝桃園,如何套袋、修枝,楊濤和胡天娣都不懂。鎮黨委及時把鎮農業服務公司農藝師黃永根換成她的聯繫人,帶她到戴莊種桃大戶彭玉和桃園實習。
  “群眾訴求千變萬化,幹部能力千差萬別,所以聯繫服務群眾一定要量體裁衣,才能真正關切群眾冷暖。”句容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長張宇軒介紹,句容根據幹部能力差異,建立了“四定四聯”制度,即市領導定鎮聯村,機關幹部定村聯企,鎮村幹部定片聯社,黨代表定社聯戶,剋服聯繫服務群眾中出現的錯位現象。
  華陽鎮南亭村是全市最窮的一個村,要脫貧沒有錢寸步難行。市財政局副局長袁建東出任“第一書記”後,引進和協調400萬元,建設370畝生態農業科技園,以平均2000元/畝價格整體承包給句容景創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經營,農民每年可獲土地流轉金22萬元,村集體每年增加70萬元以上租金收入。
  “以前好多群眾的事情沒有辦好,主要是機制缺失。”張宇軒介紹,句容建立了三級服務平臺:市級成立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群眾工作領導小組;鎮級設立群眾工作辦;村級設立群眾工作站。有了這套服務群眾新機制,好辦的村裡馬上辦,應該辦卻解決不了的,由市或鎮群眾工作辦綜合協調,“單打獨鬥”變“集團服務”,很多難題迎刃而解。
  (居組軒 董超標)  (原標題:句容服務群眾“量體裁衣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afejphzzol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